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 科学研究 > 科研动态 > 正文

【学术预告】乡村振兴中乡村教师的新乡贤角色——公共性视域的考论

时间:2024-06-26 19:14:48 来源: 作者: 阅读:

报告人:何畔博士

报告时间:2024年6月27日(周四)下午3:30

报告地点:教科楼402会议室

报告摘要:随着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》等政策的出台,特别是2020年《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》明确要求,“注重发挥乡村教师新乡贤示范引领作用”,从政策层面上看,乡村教师在乡村振兴中被赋予新乡贤的角色期待。但在现实中,关于乡村教师是否应该、能否、如何成为新乡贤等问题的看法见仁见智,有的甚至与国家政策期待相去甚远。因而,本研究主要探讨的问题:一是新乡贤与传统乡贤有何联系与不同,究竟有哪些新特征;二是乡村教师是否应该成为新乡贤,应该承担哪些职责,以及什么样的乡村教师可以成为新乡贤;三是在理想与现实的张力中,乡村教师如何能够成为新乡贤。研究认为,新乡贤赓续了传统乡贤德行优秀、才学出众的基本素养,以及眷恋乡土的深厚情怀和贡献乡里的社会公共责任,但表现出偏重于“心在乡”,德行内容在继承中与时俱进,以协同共治者身份参与乡村治理,构成主体多元广泛等新特征。乡村教师的新乡贤角色,其身份的公共属性是内在规定,与公共领域的良性互动则为外在表达。乡村振兴中乡村教师要承担新乡贤角色,应当有所为、有所不为,只有具备新乡贤素养特征并积极参与乡村振兴的少数乡村教师精英,才可能成为新乡贤。乡村振兴中乡村教师新乡贤角色的实现,要求乡村教师公共精神的复归与重塑,需要在保持专业性与公共性张力、拓宽公共参与空间、形塑乡村教师公共精神、创设外部支持环境等方面相关主体勠力作为。

报告人简介:何畔,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专业博士(2021- 2024)。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哲学、乡村教育发展。在《教育研究》等CSSCI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篇,获博士国家奖学金(2023年)。

诚邀广大师生参加!